简介: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小环境改变了,大环境也会随之改变。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粉丝网】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帕特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 熊培云说:“不自由,仍可活。” 《自由在高处》是作者对《重新发现社会》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自由与自救,是本书的方向与重点。
全部语录:
1、 世间万物论自由,喜我一生拥有,共四海丰收。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 每个人都在愤世疾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 —— 《自由在高处》
3、 每个人都在愤世嫉俗,每个人又都在同流合污。 —— 《自由在高处》
4、 真正的英雄救美就是同时对世界之美和内心之美担起责任。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 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 我不必通过说服别人或者让别人臣服于我的观点证明我自己存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7、 文艺的真正价值不在于为社会进步提供解决方案,而在于对人性之美的坚定的扶持。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8、 你可以剥夺我的自由,却不能剥夺我对自由的不死梦想。你可以摧毁我的美好生活,却不能摧毁我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9、 一百年前中国还有凌迟,五十年前中国还在喊万岁,四十年前中国还在破“四旧”,三十年前中国还不许跳舞,二十年前中国还在争论姓社姓资,十五年前中国还没有普及互联网,十年前中国还有收容遣送条例,五年前中国还没有物权法,两年前中国还没有微博,一年前中国还没有通过城乡居民选举同票同权……社会终究是在进步。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0、 有人说,鲁迅是杂文,胡适是评论;鲁迅是酒,胡适是水。酒让人看到真性情,也看到癫狂,唯有水,才是日常所需,是真生活。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1、 当有的年轻人向我感慨不知道将来做点什么时,我会给他们两个建议:如果不想浪费光阴的话,要么静下心来读点书,要么去赚点钱。这两点对你将来都有用。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2、 其实文字秀美者众,难得的是见识;见识明辨者众,难得的是态度;态度端厚者众,难得的是心地;心地温暖,更需要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方是做学问,求真理,提问解惑,治世济人之道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3、 我听到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嘿,你为什么要在这里等机会呢?你年轻,还有梦想,你能为自己决策。那个有决策权的你为什么不给有梦想的你一个机会呢?你为什么不让他去试试呢?如果连你都不肯给自己机会,谁还会给你机会呢?”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4、 愿岁月不负天地,愿此生辽阔高远。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5、 一个人的完整权利,至少应该来自两方面的自治,一是思想自由,二是身体自由,而身体自由同样包括行动自由与审美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6、 散步是日常的,远足却需要机缘和更精心的准备。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7、 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8、 生活不是童话,童话里也有大灰狼。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19、 所以我想对那些正在努力或试图改变自己或时代命运的人说,不要在意周遭对你做了什么,关键是你自己在做什么。你想得更多的应该是自己做什么,而不是逆境对你做什么。换句话说,当我们操心积极生活多于操心那不如意的环境,也许才更有意义呢!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0、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绝望,更不缺虚假的矫揉造作的绝望。如果自己未从绝望中得到解脱,就不要去说悲观的话。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1、 1.我一直坚持的一个信念是,改变不了大环境,就改变小环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你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2.关乎心灵的东西,往往是向善的;导致人走向罪恶的,往往是人的理性抉择,是计算。 3.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大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2、 虽然身陷囹圄,但是囹圄之上有蓝天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3、 有什么样的心灵,便有着怎样的目光。传播学理论同样认为,任何意义的完成,关键在于信息接收者。一方面,它意味着我们因此获得了解释生活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偏见对信息发送者进行观念上的附会与迫害。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4、 无论在什么样的困境之中,人生都是要保持一些风度的。在苦难与阳光之间,我更愿意看到阳光的一面,积极的一面,看到万物生长,而不是百花凋零,独自叹息。我希望自己目光明亮,明辨是非,但也知道每个人,由着一个渐次开放的环境,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走。我不憎恨,我的心中没有敌人。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5、 入狱身先,悲智双圆。虽未能至,心向往之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6、 人是生命,有生卒年月,人归根到底是一段时间。没有时间,就没有生命,我们在时间中获得生命。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7、 如何避免文明的马车在暴戾的驱赶下翻转或如伏尔泰所警示的“人人手持心中圣旗,满面红光走向罪恶”?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8、 人生而多艰,当我们被社会抛弃时,必须坚守不被自己第二次抛弃的底线,那是我们所有力量与希望的源泉。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29、 以自由的名义,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主的生活;以生活的名义,谁也不要去鼓励他人牺牲。勇敢也罢,懦弱也罢,背后都是个人有选择如何生活的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0、 生命长远,但若是为了得到所谓的社会承认而永远都要做不愿意的事。不如生命短暂,做了自己愿意做的事。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1、 无论是拍电影还是写小说,如果导演、作家的目的只是让人流泪并在此基础上大赚票房与稿费,我觉得他们都自轻了,因为他们将自己或者自己的作品降到了芥末的水准,而事实上他们又不像芥末那般灵验。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2、 当农民守不住自己的土地,法官保不住自己的良心,警察看不住自己的房屋,千万富翁会被灭门,而你握不住手里的笔……这样的时代,没有谁比谁更幸运,只有谁比谁更不幸。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3、 复仇者究竟是在寻仇,还是在寻欢作乐?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4、 生活,让战争走开,让帝国坍塌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5、 相较而言,像我这样生于七十年代的一代人,从整体来说却是非常幸运的。这代人稍稍懂事时正好赶上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凡努力,多有报偿。虽然其间不乏时代的波折,但中国走向开放与多元的大脉络、大趋势已经无人可以改变。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6、 那个雪天,我走进索邦,站在楼内的小广场上,望着纷纷扬扬、从天而落的雪花,激动不已。我想俯下身去,亲吻地上每一块石头。因为这所有着七八百年历史的大学,古老得让我心碎;因为它承载了现在以及它最初的文明,未曾断绝。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7、 没有谁的人生可以复制,你也没有必要去复制,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时代也一样,没有谁可以回到已然逝去的时代.......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8、 对于“禁止践踏草坪”这个规定,我是一直不太能理解的。这不是因为我有破坏草坪的yw,而是因为走遍世界许多地方,发现草坪通常都是给行人歇息、野餐或晒太阳的地方。否则,我真想不出这草坪还有什么更重大的意义。若为绿化,为何不直接种树?遗憾的是,这草坪在中国更多只能是个形象工程,而非生活工程。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39、 有时候我免不了去想,人生真的很无趣,因为要做那么多我们不想做的事情。记得上中学时,为了高考,学校墙壁上到处是“坚持”、“毅力”等激励人心的词语,当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然而,今天回过头去看,难免会有这样的经验(毋宁说是教训)与心得,靠着“坚持”、“毅力”去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去做的事情,也许是我们一生中最不需要的。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0、 你需寻得所爱,并为之守望。 —— 《自由在高处》
41、 我中学有位老师说过“河流弯曲是为了哺育更多的生灵”,想来社会改造也是如此吧。是的,它发展得十分缓慢,简直让人无以忍受,可这种表面上的弯曲何尝不是为照顾更多人的利益呢?暴力革命如瀑布气势磅礴,从天而降,飞流直下三千尺,但它不为任何人停留,只有噪声而无营养。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2、 最该为圆明园被烧感到羞耻的当是满清王族,而非那些一辈子也没有机会踏进皇家园林的黎民百姓。对于后者而言,最真实也最具体的耻辱是,他们祖祖辈辈交不尽的皇粮国税,多被用于圆明园等皇族休闲娱乐事业或者用于统治人民、建造监狱,而不是保护他们的权利;是皇家的马戏,挤占了庶民的面包。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3、 作恶者嚣张于一时,但并不掌控这个世界,包括你高贵的灵魂。作恶者表面不可一世,实际卑微十足,他们唯一能负责的只有自己的罪恶,而你真的可以和他们不一样,因为你另有乾坤,当作恶者负责恶时,你必须负责美。美到作恶者暗淡无光,美到作恶者为自己流泪,美到作恶者为你鼓掌。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4、 偶尔走失,从未离开。没有比生活更古老的过去,也没有比生活更高远的未来。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5、 我不会像芮成钢那样做急于“代表中国,代表亚洲,代表世界”的“三表人材”,我只想做“一表人材”,只代表我自己,靠着自己的经验与理性发言,不强迫任何人。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6、 梭罗坚称,“如果我像大多数人那样,把自己的上午和下午都卖给社会,我敢肯定,生活也就没什么值得过的了。”梭罗同样看破人类文明的悖谬与困境,“如果一个人因为喜欢树林,每天在树林里度过半天时光,那他可能被人看作是流浪汉;可要是他全天做个投机者,锯光树木,让大地光秃秃,人们却把他看成是勤勉进取的好公民。”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7、 需要追问的是,当我们花费一生中最宝贵的时间换回一大堆死后并不带走的东西,在我们和这些东西之间,究竟谁占有谁?是我们占有物品,还是物品占有我们?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8、 死刑是一个笑话,死刑缩减人类的生命与自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49、 人们敏锐于拥有”对物的主权“,而无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彻头彻尾的沦陷区。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0、 青山无柴烧自己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1、 这是我的人生,我必让它自由。每个人都应该是自己人生的领导者。那些能够带领千军万马的人,未必能带领好自己。要么成为自己,要么一无所成。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2、 奖励比惩罚更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3、 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你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是最后一根稻草。你不要去掂量你此前堆积的那根稻草不是最后一根稻草就说它份量过轻,或者没有重量。当然,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这种“无力感”也是无比真实的。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无力感”,才更需要执着。许多人,之所以平静而坚定,活得从容,就是因为他们看到,上世纪做不完的事情,可以这个世纪来做;那些一天永远做不完的事,可以用一生来做。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4、 “Aujourd’ hui les bourrelets,et demain?” (今天是赘肉,而明天呢?) —— 《自由在高处》
55、 人们一边愤世嫉俗,一边同流合污。 —— 《自由在高处》
56、 炙热的太阳 飞扬的嘴角 眩晕… —— 《自由在高处》
57、 生于“80后”的大学生们,时常向我感慨他们的不幸:“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却找不到工作;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买不起房子……”这不是抱怨,而是现实。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8、 临死时还有万贯家财是可耻的。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59、 我愿诚心诚意地希望,那些因抗争命运而绝望的人,在试图结束外界施加于自己的种种暴政之时,首先更应该结束的是自己杀死自己的那一场暴政。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60、 “集中营是用来干什么的?” “集中营是用来逃跑的” “集中营是用来挖地道的” —— 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