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姜子牙(公元前1156年~公元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别号飞熊,商朝末年人。其先祖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从其封姓,故以吕为氏。出生地主要有东海说和河内说。《孟子》的《离娄上》和《尽心上》两章都提到姜子牙“居东海之滨”;《吕氏春秋・首时》也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史记・齐太公世家》也说他是“东海上人”。但这些说法都很笼统含糊。晋代张华《博物志》说得较为明确:“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水经注・齐乘》也说,“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姜子牙后辅佐了西周王,当了丞相,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粉丝网】姜子牙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纣兵大败,纣王登台自焚而死,从此商亡周立。
全部语录:
1、 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祸福在君,不在天时。 —— 姜子牙《六韬》
2、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是故人君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疏其亲则害,失其众则败。无借人利器,借人利器,则为人所害,而不终于世。 —— 姜子牙《六韬·文韬·守土》
3、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 姜子牙《六韬》
4、 心以启智,智以启财,财以启众,众以启贤,贤之有启,以王天下。 —— 姜子牙《六韬》
5、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 —— 姜子牙《六韬》
6、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 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 —— 姜子牙《六韬·文韬·守土》
7、 见善而怠,时至而疑。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 姜子牙《六韬》
8、 赏罚如加于身,赋敛如取已物,此爱民之道也。 —— 姜子牙《六韬》
9、 臣闻之,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非时而生,是为妄成。故夏条可结,冬冰可释,时难得而易失也。 —— 姜子牙《御览》
10、 皇天生我在尘寰 虚度风光困世间 鹏翅有时腾万里 也须飞过万重山 —— 姜子牙
11、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若何。 —— 姜子牙《六韬》
12、 勿以三军为重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jr,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止。 —— 姜子牙《六韬》
13、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 —— 姜子牙《六韬》
14、 情同而亲合,亲合而事生之 —— 姜子牙《六韬》
15、 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 —— 姜子牙《六韬》
16、 外乱而内整,示饥而实饱,内精而外钝 —— 姜子牙《六韬》
17、 物发们变发们变发薄者大木不产,第声浅者大鱼不游。 —— 姜子牙《太公兵法》
18、 一者,阶于道,几于神。 —— 姜子牙《六韬》
19、 “勿以三军为众而轻敌,勿以受命为重而必死,勿以身贵而jr,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 —— 姜子牙《六韬》
20、 “勇而轻死者,可暴也。急而心速者,可久也。贪而好利者,可赂也。仁而不忍人者,可劳也。智而心怯者,可窘也。信而喜信人者,可诳也。廉洁而不爱人者,可侮也。智而心缓者,可袭也。刚毅而自用者,可事也。懦而喜任人者,可欺也。” —— 姜子牙《六韬》
21、 “凡举兵师,以将为命。命在通达,不守一术。因能授职,各取所长,随时变化,以为纪纲。” —— 姜子牙《六韬》
22、 “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 —— 姜子牙《六韬》
23、 “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下。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 —— 姜子牙《六韬》
24、 “辅其淫乐,以广其志,厚赂珠玉,娱以美人;卑辞委听,顺命而合,彼将不争,奸节乃定。” —— 姜子牙《六韬》
25、 “亲其所爱,以分其威。一人两心,其中必衰。” —— 姜子牙《六韬》
26、 “因其所喜,以顺其志。彼将生骄,必有奸事。” —— 姜子牙《六韬》
27、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 —— 姜子牙《六韬》
28、 “天道无殃,不可先倡。人道无灾,不可先谋。必见天殃,又见人灾,乃可以谋。” —— 姜子牙《六韬》
29、 “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 —— 姜子牙《六韬》
30、 “君以世俗之所誉者为贤,以世俗之所毁者为不肖。则多党者进,少党者退。” —— 姜子牙《六韬》
31、 “举贤而不用,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实也。” —— 姜子牙《六韬》
32、 “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 —— 姜子牙《六韬》
33、 “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富之而不犯者仁也;贵之而不骄者义也;付之而不转者忠也;使之而不隐者信也;危之而不恐者勇也;事之而不穷者谋也。” —— 姜子牙《六韬》
34、 “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 姜子牙《六韬》
35、 “勿妄而许,勿逆而拒。许之则失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止,不可极也。深渊度之,不可测也。神明之德,正静其极。” —— 姜子牙《六韬》
36、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 姜子牙《六韬》
37、 “夫鱼食其饵,乃牵于缗;人食其禄,乃服于君。故以饵取鱼,鱼可杀。以禄取人,人可竭。” —— 姜子牙《六韬》
38、 “君子乐得其志;少人乐得其事” —— 姜子牙《六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