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曾子,本名曾参(zēng shēn,前505-前435),字子舆,中国汉族人,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嘉祥县,一说山东平邑)。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修养。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著《曾子十篇》,后世尊奉为“宗圣”,是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 曾子是儒家正统思想的正宗传人,他把孔子的思想和学问授给弟子,又将孔子的言行整理成《论语》,上承孔子之道,下开思孟学派,对孔子的思想一以贯之。【粉丝网】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乃至中华文化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辞世,终年70岁;葬于山东省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脚下。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曾林(曾子墓)。
全部语录:
1、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 曾子《论语》
2、 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也。 (为人说话诚实,接着体现在行动上,做到了行动诚实,接着还要坚持诚实的原则,这一诚实的原则是否符合行为法则,符合法则了还要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表里如一了。)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3、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 曾子
4、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 曾子
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 曾子《论语》
6、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曾子《论语》
7、 人而好善,福虽未至,祸其远矣 —— 曾子
8、 巧言令色,触小行而笃,难于仁矣。 [译文]用好话笑脸逢迎人,局限于耍小聪明,很难达到仁的境界。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9、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 曾子
10、 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 曾子《大学》
11、 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 [译文]开花多结果少,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现象;说的多做的少,这在人类中也是常有的现象。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12、 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说话一定要有根据,行动一定要有准则,亲近人一定要有道理。)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3、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 曾子《大学》
14、 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译文]君子要祛除他的不好的方面,查找自己的过失,增强自己的薄弱环节,去掉偏爱的yw,见到义举就跟着去做,可称得上会学习了。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5、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fú)辟,易者弗从。 [译文]君子要珍惜时间用于学习,学到的知识及时用于实践,不回避困难,不贪图安逸。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6、 君子博学而孱(chán)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君子要广泛地学习知识并小心谨慎地去实践它,少说话并坚定地去做,行动一定要在别人前面,说话要在别人后边。)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17、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君子坚持仁爱,坚定志向,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这样做,那么即使是你的亲人,哪又有谁肯亲近你呢!)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18、 就,她,她 她,kuz 她,意义 回过头 就来啦啦的 呵呵啦夹克 就来啦 —— 曾子
19、 君子不绝小不殄(tiǎo)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 [译文]君子不因为小的、不明显的善事而不去做,自己做不明显的善事不一定要求别人也去做,别人知道这样做是我的愿望,假如别人不知道,就自己知道算了。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20、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曾子
21、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译文]人没有别人的帮助就不能成功,马离开马群就很难奔驰,土堆不增添新土就不再增高,水不增加新水就不会流动。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22、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译文]君子在是非没有辨明前不要发表意见,没有研究清楚也不要发言,同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时,要先易后难。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23、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译文]君子自己好,也喜欢别人好;自己有才能,也喜欢别人有才能;即使有的事自己没做好,也不要牵连别人。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24、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译文]言论不离开实际去做,是言论有根本;行动不离开亲身去体验,是行动有根本。言论和行动都有根本,就能使自己的知识见闻得到丰富。君子尊重知识,就能够使德行高超明达;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就能够使事业宽广宏伟。德行的高超明达,事业的宽广宏伟,不取决于别的,取决于意志的加强罢了。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25、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 [译文]最上等的是不生恶念,其次能及早与坏事断绝,再次是做了错事能够改正。 —— 曾子《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2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 曾子《论语・泰伯》

